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德育原则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0 16:53:19 浏览:1206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德育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整理了德育原则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这一原则要遵循:(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要求教师应(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的是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具体为:(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

基本含义为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具体内容为:(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德育工作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力量,做到思想、口径一致从而发挥教育合力来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德育工作应该连贯的进行,使德育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

6.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要深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对学生有的放矢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因此,在教育学生是一方面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严格,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认真执行。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因素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因此,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同时,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教师要按照德育原则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原则的知识一般都是考查重点,常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生要重视这部分考点。


★点击查看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德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