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滕州市推进“县管校聘” 盘活教师资源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8 10:44:44 浏览:1433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滕州市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进程,深入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最大限度盘活教师资源,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

一、夯实“三大保障”,为“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供强力支持。

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将“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改革事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情况汇报,研究推进措施。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四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教育、编办等部门对教师编制进行了核编定岗,教育、人社等部门做好新教师招考工作,财政局做好教师工资上划的精确核算和资金统筹。各镇街、中小学校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人一案”做细轮岗教师的思想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2016年10月,市财政一次性拿出9600余万元进行补贴,将镇街教师工资和“五险一金”纳入县级统筹。2018年9月,将镇街教师的农村特岗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公务员医疗保险、退休教师住房补贴、取暖费五项待遇,也全部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发放。“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落实,阻碍改革进程的关键性环节得以打通。

二、抓实“三个环节”,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落实。

一是抓实“县管”,全面把控“源头”。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改革需要,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共核定编制10602名。同时设立400个临时周转编制专户,用于解决总体超编但学科结构性缺员问题。教师编制不再属于哪一个镇街、哪一所学校,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使用,根据中小学实际需求统一调配,真正实现了“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又增有减”。每年3月底前,研究确定当年用编进人计划总量,近三年先后招考新教师603人,确保了专任教师“退补相当”。对中小学岗位重新进行设置,提高了高级和中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高级增加岗位882个,中级增加934个。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做到了“三个统筹”,老师由“学校人”变身“系统人”,为参与交流轮岗消除了后顾之忧。

二是抓实“交流”,激活“一池春水”。遵循“稳中求进”的改革步调,以“学校发展共同体”为媒介,推进教师支教交流,逐步过渡到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参与交流轮岗。主要是以城区学校为核心,与农村学校“一对多”结成共同体,建立起教师流动的“绿色通道”,从城区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到农村学校支教任教,同时从农村超编学校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交流。交流的人数由学校共同体研究确定,主要依据是各学校在校生数和班级数、学校类别、地理位置、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人数确定后报教体局审核批准。2018—2019学年度,共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成员学校74个,城乡之间交流轮岗教师达957人。其余学校由各镇街自行组织,参与跨校交流的教师达到459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与交流轮岗的人数将逐年增加。

三是抓实“校聘”,实现“水落归漕”。对教师“抽掉椅子,全体起立,竞争上岗”,让学校实现用人自主权,聘任到最需要的教师。教体局指导全市中小学制定了精细详实的竞聘方案,暑假开学前,拿出一周时间有序开展教师竞聘。刚性改革柔性落地,要求各校加强人文关怀,尽最大可能给教师提供“选择权”。凡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个人提交申请,共同体提出聘任意见,由学校直接聘任,对新岗位不满意的,也可与其他教师一起参加竞聘。学校原有教师,按照“个人申请、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程序,逐人逐岗开展竞聘。到下一年度,参加交流的教师将与所有教师一起参与竞聘。各学校竞聘结束后,对于未竞聘上岗位的教师和缺员的岗位,全部“上交到县”,由教体局组织全市统一竞聘,让所有教师尽可能实现“各归其位、各尽其能”。

三、落实“三项机制”,让“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一是落实激励机制,让教师“下得去”。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聘的前置条件。对到偏远学校支教的教师,加大考核、评优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在年度考核中,支教教师“指标单列”,优秀名额比非交流教师增加1倍。城区学校到农村交流轮岗的教师,享受乡镇特岗补贴及交通补助。各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建好学校食堂和教工宿舍,解决好支教教师的生活问题。对教师周转房的建设问题进入调查研究阶段。协调公交公司开通“定制公交”,为农村学校增加站点,为教师提供交通上的便利。

二是落实培训机制,让教师“教得好”。因任教学科和学段的变化,给支教轮岗的教师带来一些工作上的不适应。每年暑假开学前,由市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对全体轮岗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开学第一个月,各镇街、全市中小学,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对轮岗教师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跟踪听课指导,及时纠正教学行为。

三是落实考核机制,让学生“管得住”。对交流教师,即要关爱,又要严管。增加对支教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促使交流教师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要求参加交流的教师,在新的岗位上“无差别”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交流轮岗期间有年度考核、师德考核不合格的,一学年请病事假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按照所任教学校的规定兑现绩效收入,且该年度交流轮岗时间不予认定,计入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