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教师资格证考点: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7-08 11:22:16 浏览:2036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都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要求,整理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复习。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

1.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是一个从低到高,从上到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的方向是固定的,并且不能后退,也不能跨越。比如人的发展就是由上到下,先发展头部,然后四肢才发展,并且这个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2.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矛盾的重点,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身心发展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着,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便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使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像生理和生理的互补,比如视力不好的人,听力比较好。除之而外,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如人的精神、意志、情绪状态对对整个机体能起到协调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即使他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被击倒。 

4.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智力不同,记忆力不同,思维不同等。因此老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

5.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展期这两个阶段发展最快,称之为发展高峰期。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在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靠后。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知识点在考试中主要是以单选题、简答题、辨析题的形式去考察。考生可在此基础上把握。


★点击查看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点: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