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教师资格证考点: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7-13 10:59:56 浏览:2135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比较持久的高级知觉过程,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主动认识过程。观察力是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了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知识与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快跟着来看看吧:

一、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早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

2.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的不细致是幼儿观察的特点和突出问题。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是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只看事物的轮廓,不看其中的关系。

3.观察的持续性

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幼儿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前初期幼儿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5.观察方法逐渐形成

幼儿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定的顺序 (从左到右、 从上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等),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幼儿的观察是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顺序性的观察发展。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幼儿有较大的进步,但即使是到了大班,多数的孩子仍然不能按照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观察事物。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的方法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观察的习惯。

3.发挥教师言语的指导作用,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4.教给幼儿有效的观察方法,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考试大纲整理的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此考点易以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考察。

 

★点击查看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点:幼儿观察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