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湖南两位教师入选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7-27 10:05:45 浏览:1191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为宣传庆祝第35个教师节,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教育部联合中央媒体组织开展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动员推选、省级教育部门择优推荐,经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审核基础上,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并经中央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投票。

64名候选人均来自教育教学一线,涵盖基教、职教、高教各个领域,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荣誉,他们在教书育人工作实绩、师德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体现了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湖南两位教师入选。


新时代乡村教育的追梦人

——记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盛中心小学教师

吴才有

吴才有

哪怕历经病痛的折磨,他也始终不失对乡村教育的满腔挚爱。那双日夜陪伴着他的拐杖,成了他追寻乡村教育梦想的另一条腿,也撑起了乡村孩子的希望与未来。他,是新时代乡村教育的筑梦人。——题记

事迹说明

在湖南省东安县大盛中心小学,拄着拐杖的吴才有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28年。28年来,吴才有14次荣获东安县先进工作者,6次荣立三等功。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永州市最可爱的乡村教师”“永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同时获得了“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吴才有家庭还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初心不改——一辈子只做乡村教师

从农民的儿子到一名教师,吴才有一直与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吴才有而言,改写他命运的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

吴才有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作为家里唯一的希望,吴才有从小就特别努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吴才有又是幸运的。在他求学期间,每一个老师都对他青睐有加,用无私的爱帮助他、温暖他。

吴才有说,现在还时常想起小学班主任王时智老师的笑脸。当年,家境贫寒的他无数次因为交不起学费在校门口徘徊,又无数次因为没有生活费饿着肚子上课,是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吴才有的情况后,每个学期都想办法给他凑齐学费和生活费,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一双袜子、一本书、一包饼干……在吴才有的印象中,求学期间从吃的到穿的再到学习用品,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东西来自老师们的帮助。

也正因为如此,吴才有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深深的认同感。“教师,原来是一个可以帮助人、爱护人、温暖人的职业。”怀着这样的想法,12岁的吴才有悄悄许下了心愿:“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梦想让吴才有更加勤奋和努力。初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师范学校,最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1991年,吴才有毕业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盛中心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在这里,吴才有发现因贫辍学的孩子仍然很多。想起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到寒暑假,吴才有便走家串户,尽力摸清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尽管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容乐观,但他每年都要资助三四个家庭贫困的孩子。

1999年冬天,吴才有的父亲因骨髓炎复发,腿肿得像水桶一般,身体极度虚弱。可父亲却不敢把病情告诉儿子。他知道,儿子微薄的薪水除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还资助了好几个家庭贫困的孩子。得知父亲病重,吴才有掏不出医药费,百般无奈之下找人借了500元赶往医院。“虽然父亲那次死里逃生,但是作为儿子,我没有给他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心中有愧啊。”谈及此事,吴才有有些哽咽,“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碰到家庭贫困的孩子,我仍会伸出援手。”

在大盛中心小学,吴才有一呆就是5年。1996年,吴才有又自愿申请到离东安县城最远的斗山教学点工作。“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是需要我。”带着扎根农村的决心,吴才有带着一家三口搬进了斗山教学点的土坯房。在这里,他既是老师,又是厨师,还是木工、电工、水泥工、清洁工……

“如果可以,我一辈子只当一名农村教师……”日子如流水般转瞬而逝,尽管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吴才有却在这种看似简单枯燥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自足与幸福。

当吴才有尽情享受着为人师的快乐时,命运向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2000年3月18日,吴才有趁着空闲要把一间教室的房顶修葺一番。快完工时,吴才有踩着的小木梯在垫高的桌面上一滑,失去支撑的他直接摔了下来,造成压缩性骨折,脊髓受损,下肢瘫痪……

潜心问教——用拐杖撑起三尺讲台

手术后,吴才有站不起来了。当所有人都在担心他的下半生该如何度过时,吴才有却比谁都着急:“孩子们的课再也耽误不得了!”  为了不让学生落下功课,他让妻子将一把躺椅搬到讲台边,并让妻子成为了自己的助教……一段时间后,他的膝关节勉强能用点力了,他便拄着拐杖将半边身子斜靠着讲台上课。一节课下来,吴才有的膝关节硬邦邦的,脚底钻心地痛,他只好利用课间几分钟坐下来揉捏一阵。

学生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家送来一把高脚椅子,让吴才有坐着讲课,可他说什么也不肯。他说:“站着上课才是老师原本的样子……”一堂课下来,拄着拐杖的吴才有不断变换着站姿,借助讲台的支撑来减轻双腿的负担。日子久了,他那双按着讲台的手,掌心里生出一层厚厚的茧。由于腿脚不便,吴才有摔倒在讲台上不是一次两次。2016年1月,吴老师在教室里又一次摔倒。这一次,他的左小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永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后,医生嘱咐他全休六个月。但他硬是没有请假,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又坐着轮椅出现在教室里,课堂就是他最深的眷恋。

走进吴才有的家,一张课程安排表被贴在床头的一侧。在学校里,他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还任教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等科目,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教这么些年,差不多什么都教过”。

为了方便教学,吴才有把家搬到了教室隔壁的宿舍。白天,即便是没课的时候,吴才有在这头听着教室那头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心里觉得分外踏实。许多个夜晚,他坐在一张学生用的老旧课桌前办公,或批改作业,或为第二天的课做准备,或记下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

“教学生书本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获取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谈及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吴才有道出了自己的“教学经”。课堂上,他总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数学时,吴才有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不轻易给出现成的答案。尽管这样做起来很麻烦,有时会多花好几倍的时间,但他依然如故,坚持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遇到长时间摸不着“门道”的学生,吴才有便挖空心思,打比方、举例子,根据已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引导,启迪智慧。

有个叫唐亮的学生,其他同学用10分钟就能解答的问题,她常常需要花上半个小时。一道稍难的数学题,她得“摸索”五六次甚至十来次才能找到方法。为了帮助她,吴才有不厌其烦地从旁引导,课上弄不明白的问题,便叫她到办公室进行辅导。慢慢地,唐亮找到了数学解题的“金钥匙”,重拾学习的信心。进入初中后,她的成绩稳步上升,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吴才有就是用这样的“笨办法”保护着孩子的求知欲,与学生一道开启探究与发现的旅程。每天放学后,吴才有的办公室总是围满了问问题的学生。吴才有不急不躁,总是耐心地给每一个学生慢慢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吴才有都精益求精,没有半点马虎。他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稳居全校乃至全镇前列,是大家眼中的“常胜将军”。

夜深人静的时候,吴才有还喜欢写点东西。这是他当老师第一天起就养成的习惯。在几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吴才有记录着多年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滴和反思。他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类书刊,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以便随时取阅。这些书中随处可见他划记的重点、写下的批注。多年来,吴才有笔耕不辍,先后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

教学、阅读、思考、写作……吴才有在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潜心问道,收获满满:2015年,他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2018年,又被评为“永州市学科(语文)带头人”。

爱心育人——让教育走进学生内心

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曾六次被打败,几欲失去信心。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它想把一根丝挂到对面墙上,连续六次都没能成功,不过它没有放弃,第七次努力后,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得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重新组织军队,反击英国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这是吴才有最喜欢的故事。

你是否给了孩子“第七次机会”?这句话是吴才有发自内心的追问,也是他的育人信条。

唐天(化名)是个“女汉子”,班上无人敢招惹她。平时霸道一点也就罢了,有段时间竟和社会上的女青年混到一起,甚至晚上从学生宿舍偷跑出去。这还了得!吴才有找到她,苦口婆心地劝导她。谁知她根本听不进去,教育了两次都没有明显效果。他没有放弃,让妻子去家访,以期寻求突破。原来,唐天的爸爸突发脑中风住院,妈妈在医院照顾,无暇顾及家中的孩子。吴才有结合她家遭遇的变故,再次跟她谈心,终于把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吴才有还帮她申请了贫困补贴。这之后,唐天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开始认真学习,还主动照顾起了弟弟妹妹。

“教育,靠的是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吴才有说,走心的教育才能与学生共情,要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吴才有一辈子在农村学校工作,一辈子和农村学生打交道,积累了不少好办法。

不吝啬赞美和鼓励是吴才有的教育原则,也是他常用的“法宝”。十几年前的一次课上,吴才有让孩子们畅谈理想。一个名叫曹海波的男生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结果引发了哄堂大笑。也难怪,曹海波不仅作文语句不通,口才也不太好,从资质来看,确实很难成为一名作家。这一点,吴才有也看得出来,可他没有打击孩子的热情,反而严肃批评了起哄的人,并鼓励曹海波道:“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只要朝着理想的方向去努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实现,老师相信你!”多年之后,曹海波真的成了一名作家。今年3月,曹海波回校看望老师,还对此事念念不忘。

当班主任,吴才有还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为学生写打油诗式的期末评语。打油诗内容简单直白,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识字不多的小学生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寄宿班有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乱拿别人的东西,欺负小朋友,还带着同学去别人地里偷西瓜。于是有同学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鸡蛋”。吴才有在他的期末评语上这样写道:“鸡蛋鸡蛋不简单,就是有点爱捣蛋。改掉毛病往前赶,鸡蛋变成火箭弹!”拿到通知书之后,这个孩子喜滋滋地和家长分享了老师写的打油诗,很快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

有表扬也有批评,有建议更有期望,吴才有的打油诗看似简单,其实费神费力。吴才有说,全班有40多个学生,每人写一首诗就要提前两个星期做好准备。

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吴才有倾注了更多的爱。有一年春季开学后,班上有个叫魏满凤的女孩迟迟没来报到,吴才有请妻子黄常淑接连去家访两次都吃了“闭门羹”。为了弄清楚状况,吴才有自己拄着拐杖,决定去看个究竟。一路上,吴才有的鞋子掉了七八次,两根拐杖还将他的胳肢窝磨出两个大血泡。可到了魏满凤的家门口一看,门上拴着一把锁。热心的邻居见他拄着拐杖来劝学,跑到地里把魏满凤父女俩找了回来。魏满凤的父亲一见到吴才有就愧疚地说:“吴老师,我不该躲你,明天我一定送女儿读书。不过,学杂费……”没等他说完,吴才有故意责怪他:“再苦也要送孩子读书,不读书将来会更苦。那点学费钱算什么?一切由我来想办法,从我的工资里挤出一点先垫上……”第二天,魏满凤回到学校,高高兴兴地领了新书。吴才有还给魏满凤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本《新华字典》。

2011年,吴才有带寄宿班。考虑到学生一星期才回家一次,经常有学生缺生活用品,吴才有总是嘱咐妻子要备足生活用品,以解学生燃眉之急。天气变化时孩子们容易感冒,他的家中总是准备一些药品,以供学生不时之需。有家长要掏药钱,吴才有也总是婉言谢绝……

一点一滴皆是爱,一言一行皆育人。吴才有把一颗真心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学生。


为国担当 为国育才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

桂卫华

桂卫华

作为院士,他为国担当,围绕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突破关键技术,应用成效显著;作为教授,他为国育才,尊重学生个性,既严谨又灵活,循循善诱,勉励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学生。——题记

事迹说明

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三十八载教学科研路,桂卫华用虔诚的态度、忠诚的灵魂,践行着“厚德博学,勤勉敬业;求实创新,研以致用”的教书育人理念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用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这就是他——桂卫华,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同行赞誉、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桂卫华曾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宝钢优秀教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中国过程控制技术贡献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光召科技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为国家搞技术,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桂卫华院士于1950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68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响应国家“知青下乡”号召,到湖北谷城县插队落户,两年后被招工到湖北丹江铝厂成为一名电工;1972年进入中南矿冶学院自动化系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学习。桂卫华很不容易地上了学,但当时生活条件很不好。物质生活的匮乏不但没有压倒他,反而磨砺了他的斗志。回忆起少时的成长经历,桂卫华说:“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面也锻炼了自己。在那个年代并没有感觉到是一种贫穷,精神上也是很充实满足的。”

桂卫华院士上中学时,读的是寄宿学校。周末回家必须坐小木头筏子过河。在那个没有轮船、没有桥的年代,一二十个人坐在一个小木筏子上,靠老船工划过河。有一次坐在小木筏子上,他对一起过河的同学们说:“这个小筏子太慢了,搞半天才能搞过河。”老船工说:“你们年纪小,将来长大了,你们造轮船,你们建大桥,你们就快了,就不用我在这里这么慢了。”这是一次看似很平常的对话,却深深地触动了年轻的桂卫华。后来他把这个经历写进了作文,还被学校评为优秀作文。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造轮船修大桥,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做一些事情,是很了不起的。“单只因‘过河’这两个字,从船夫的这一段话,就想到了今后自己要有担当。”他回忆道,“为国家搞技术,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后来的岁月里,桂卫华一直把这句话记于心,践于行。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桂卫华踏实工作,潜心科研,在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工业大系统控制、现代鲁棒控制、非线性控制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了本领域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围绕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他长期致力于复杂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突破了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及铝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关键技术问题,应用成效显著。

桂卫华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过程控制技术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纷至而来的奖励,桂卫华说:“搞科研工作的人,做成一件事,比获得嘉奖更开心。”近年,他带领科研团队,深入研究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若干问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升级。以前的他,事情做不出来是睡不着觉的;如今的他,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

多少年的沧桑风雨,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桂卫华始终以实际行动履行当初的信念,并将这种精神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们。

他寄语青年学子:“国家的担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个担当、这些大的目标,是靠我们每个人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实现的。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小的担当,通过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的担当,最后汇聚成我们民族的担当,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坚持科研的同时,桂卫华院士也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他耐心解答学生疑惑,资助帮扶贫困学生,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严慈相济的育人风格而备受学生爱戴。

桂卫华的课堂从来不点名,但他也总是提前10分钟到教室。有时他连上4节课,不用多媒体,而是认认真真写板书。他上课不照本宣科,而是从自己做的项目出发,告诉学生当前这个项目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由于“接地气”,引来不少学生蹭课。

桂卫华对学生充满爱,一直慷慨对待学生,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对于出身寒门的学生,桂卫华院士并不是简单地直接给予经济援助,而是十分注重励志教育,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学院93届毕业生谢永芳家庭十分困难,桂卫华就一直用自己的科研津贴资助和鼓励他,从硕士研究生一直到他1998年博士毕业。

青年教师王雅琳清楚地记得,当她还是桂卫华的学生时,第一次被派去北京准备项目申报材料,老师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单独出差,请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一位处长到西客站接她。处长接到她后打趣地说:“桂老师来我都没有接过,他的学生来,我还亲自到站台里面接,你做桂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呀!”

2014年6月,有一个设备要在柳钢集团试装,这是中南大学与5所高校联合开展的一个项目,博士生陈致蓬被派往现场。团队当时考虑桂卫华年纪大了,这项工作辛苦,没安排他去。他知道后,坚持要去,匆匆坐上去柳州的高铁,到站时已是晚上8点,顾不上吃晚饭,直奔现场。当他看到陈致蓬满脸烟灰从40多米的高炉下来时,心疼得直喊他休息。 

做事先做人,是桂卫华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要求。他常常对学生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管你做什么事,都要做到这两点。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用,学以致用,学了要用。”

科学研究工作排斥浮华,来不得半点虚假。桂卫华十分强调“求实”。在以“求实——在科研活动中坚持践行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为题的报告中,桂卫华院士对学生说,科学技术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求实求真;科学研究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他以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为例,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阐述所有技术发展都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求实为本质,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结合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现状,他列举国内外学术造假案例,强调应该先做实事再发论文,而不能为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为个人利益而学术造假,使论文发表失去本来的意义。

桂卫华院士结合自己往昔科研经历,鼓励青年人发扬治学精神,秉承求实态度。他告诫研究生们,写论文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现,引用论文要实事求是,不能照搬照抄,不能直接翻译国外他人的论文在国内发表。桂卫华院士每年都会寄语新入学的研究生:“写论文不能只会写,要能动手实践,树立良好风气,做到‘学做事,会做事,做成事’。”

桂卫华无论多忙,对于学生他总是有问必答。一位学生说:“作为院长,他是特别忙的,但是当我们有问题去请教他的时候,他总是放下手头的事给我耐心的解答。而且每一次跟他交流,我都会受到很大的启迪,很佩服他广博的知识面和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感,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困惑,经他一点拨,就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他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独树一帜的研究风格都使我受益匪浅。能有这样的导师,我感到特知足,特幸福。”

“开展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会提问”

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主力军,桂卫华领头的控制工程研究所有近200名硕士生和博士生,让这支队伍走向卓越是桂卫华心中的首要任务。作为导师,他“导”学生们科学研究,“导”学生们处世为人,最终让学生在科研和生活中有所收获。

“自由和严谨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这是桂卫华教授团队长久以来形成的学术氛围。他的博士生孙备对此有很多切身体会。刚入学时,桂卫华没有给孙备指定课题,而是让他先了解师兄师姐在做的一些工作。这让孙备感到有些为难,因为自己刚接触科研工作,也不知道该具体了解哪些工作。好在研究生每周都有汇报,并且每学期有一次集中汇报,通过参加近一个学期的汇报会,孙备慢慢地发现自己对锌冶炼过程建模和优化这个课题感兴趣,于是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

孙备清楚地记得,在第一次研究工作汇报时,他提出要做有色冶金全流程的建模和协同优化,桂老师听完报告后,并没有考虑到他是一位新生就语气变轻,而是毫不犹豫地对他的想法提出了质疑和建议,桂老师强调:锌冶炼过程有很多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有自己的难点问题,子过程之间存在耦合;但是孙备的汇报并没有体现出过程的复杂性,说明分析问题不透彻,没有很好地提炼出科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桂老师进一步建议孙备先从锌净化过程着手,吃透过程背后的物理规律。经过桂老师的提点,他收获不小。

孙备的第一篇论文做到一定程度后,遇到困难问题卡壳了。他给桂老师发了一条“求助”短信,没想到桂老师竟然很快回复约他晚上11点在办公室讨论。孙备为导师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讨论后,经桂老师提示,他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公式推导忽略了一个约束条件的大意。这之后,孙备对待学术问题更加严谨。正是在桂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博士第三年,孙备顺利获得了去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培养深造的机会。

作为研究生导师,桂卫华一贯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尽其所能深度激发学生的潜能。桂卫华经常教导学生:“无论是开展科研工作还是对别人成果的批判,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一个人提出问题的水平决定这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陈致蓬还未来得及享受初入新校园的喜悦,便一头扎进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动化领域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的科研工作中。然而,初出“科研茅庐”的他由于方法掌握不足,常常事倍功半,对科研的节奏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作为“过来人”的导师自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有意通过日常科研生活的细节引导陈致蓬逐渐入门。陈致蓬回忆,在去吃饭的路上,导师总会和他讨论问题,并且总能有很多新的想法引导他不断尝试,他在学习中过得很充实。而他通过与老师不断的讨论,渐渐提升了独立思考和做研究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渐适应了科研节奏。如今,陈致蓬参与的项目以“特优”通过基金委验收,其研究成果受到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浦项制铁的高度关注,并邀请前往交流。

如今已为人师的王雅琳至今珍藏着桂老师写给学生们的一封封科研建议书,“那是他‘手把手’地教我们搞科研的见证,也是我们今后帮助年轻人搞科研的模板,在和桂老师一起做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就非常愉快地成长起来了”。桂老师严谨、实干、求真的钻研精神成为了学生们弥足珍贵的财富。

为国育才,桃李满园。桂卫华院士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已培养上百位硕士、博士、博士后,为我国自动化领域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他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国家杰青获得者谢永芳等;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如中国一汽总经理、中车电力机车研究所总工程师等;还培养了“全国见义勇为英雄”“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长平这样的杰出青年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