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思想品德发展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3-12 00:51:53 浏览:1031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为帮助考生备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考试大纲特整理了思想品德相关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思想品德发展

思想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二、思想品德发展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的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 思想品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知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知。

2. 思想品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极其所引起的--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当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它们就成为道德动机。

思想品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2)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3)伦理的道德情感清 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3. 思想品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到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4. 思想品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三、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

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二)儿童的品德发展四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道德实在论阶段)(6-8岁)

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

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结果来判断对错。

3.可逆性阶段(自律和合作道德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4.公正阶段(10-12岁)

以上为思想道德的特点相关的知识点,为充分掌握该知识点,考生可结合历年真题,通过历年真题考试题型等进行备考!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推荐阅读: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分享】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笔试通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