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每日一练:2020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7.10)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7-10 09:19:45 浏览:886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导读】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带大家直击考试重难点--2020年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

【幼儿园】

1.(单选题)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2.(单选题)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性游戏

3.(单选题)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4.(单选题)(   )左右,儿童开始简单堆叠物体

A.1.5岁

B.3~4岁

C.5岁

D.5~8岁

5.(单选题)3岁前婴儿一般不能进行(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角色游戏: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结构性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表演游戏: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的游戏。智力游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情绪下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2.正确答案:D

解析:练习性游戏:也称机械性游戏.感觉机能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产生动因是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如:奔跑.跳跃.攀登.拨浪鼓.骑木马.敲打和摆弄物体等。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典型游戏形式,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在游戏中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如:“过家家”“医院”“商店”“公共汽车”等。结构性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这类游戏有三个特点:(1)以造型为基本活动。(2)活动成果是具体的造型物品。(3)它与角色游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结构游戏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5岁左右,儿童开始简单堆叠物体;2~3岁,先动手后思考,主题不明,成果简单。3~4岁时,儿童逐渐预设主题,成果结构相对复杂,细节相对精细。5岁以后,儿童结构游戏计划性有所增强,并可以多人分工.合作等,完成大型的建构。5~8岁时,结构游戏的比例达到了顶峰。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儿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这类游戏是4~5岁以后发展起来的。体育游戏.运动竞赛.智力竞赛等都属于规则性游戏,这一类游戏可以直接延续到成年。

3.正确答案:B

解析: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儿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这类游戏是4~5岁以后发展起来的。体育游戏.运动竞赛.智力竞赛等都属于规则性游戏,这一类游戏可以直接延续到成年。

4.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游戏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5岁左右,儿童开始简单堆叠物体;2~3岁,先动手后思考,主题不明,成果简单。3~4岁时,儿童逐渐预设主题,成果结构相对复杂,细节相对精细。5岁以后,儿童结构游戏计划性有所增强,并可以多人分工.合作等,完成大型的建构。5~8岁时,结构游戏的比例达到了顶峰。

5.正确答案:D

解析:合作游戏:是指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活动,有达到目标的方法和严格的组织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一般要到3岁以后才会产生,5~6岁得到发展,反映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日趋成熟的趋势。独自游戏:是指儿童用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玩具独自玩耍,很少注意或关心他人的接近或他人的游戏。平行游戏:是指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类同的活动,相互交往时有发生,但主要仍是独自游戏,没有合作行为。联合游戏:是指和同伴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虽然借还玩具时有发生,但每个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


【小学】

1.(单选题)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单选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是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单选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绘,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单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它是实施下列哪一个教学原则的重要条件(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单选题)王老师讲解鱼类呼吸时,那鲸鱼举例,解释说鲸鱼是用肺呼吸的,鱼类的本质特征是用腮呼吸的,所以鲸鱼不属于鱼类,防止学生把“生活在水里”“外形与鱼一样”作为本质特征。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概念分析

D.变式分析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

2.正确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正确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正确答案:A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5.正确答案:D

解析:实物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②模象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中学】

1.(单选题)人们普遍认为仙鹤的形象和颜色是美的,而鳄鱼的形象是丑的。这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2.(单选题)“急中生智”时的情绪体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3.(单选题)“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4.(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5.(单选题)婴儿饿了,就要立刻吃奶,如果不能满足,就要大哭大闹,这体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   )。

A.自我的现实原则

B.本我的快乐原则

C.本我的现实原则

D.超我的道德原则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美感:是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的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是一种倾向性的体验

2.正确答案:C

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这是因为个体在意外刺激作用下必须调动体内全部的能量以应付紧急事件和重大变故

3.正确答案:B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渲染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渲染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4.正确答案:D

解析: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地整合起来,其所想.所做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不能整合,将会导致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延迟,产生同一性危机。这个阶段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伙伴。

5.正确答案:B

解析:本我是指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寻求原始动机的满足为原则,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寻求不受约束的性.躯体和情绪的快感。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点击查看更多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


课程推荐:

笔试畅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