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印象形成效应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1-02-23 10:05:35 浏览:704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印象形成( impression formation)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了印象形成效应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社会刻板印象

1.概念: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2.解读:主要是利用群体特征推个人,主要表现在男女性别、地域和职业方面。比如,认为只要是男生就是擅长理性思维,是女生就擅长感性思维;只要是东北人很豪放;只要是医生、护士和幼师就会很温柔。

二、晕轮效应

1.概念: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2.解读:晕轮强调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比如追星,觉得明星长得帅,就认为他哪里都好。常见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

三、首因效应

1.概念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2.解读:主要强调第一印象,例如:男女相亲会把自己打扮的很体面就是为了获得最好的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

四、近因效应

1.概念: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2.解读:最新获得信息对人影响最大,例如:对于刘翔可能只记得在赛场上摔倒的几次,却忘了之前他为国家挣得多少金牌和荣誉,这是最新的信息忽视了他之前的荣耀。

五、投射效应

1.概念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2.解读:投射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常言道,己所不欲,强加于人。

以上是对印象形成效应的知识点的整理,建议考生在复习该知识点的过程可以结合历年真题题库加强对此知识点的记忆。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推荐阅读: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分享】

笔试畅学班_自定义px_2021-01-1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