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每日一练: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3.11)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2-03-11 09:28:54 浏览:1368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导读】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带大家直击考试重难点--2022年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

【幼儿园】

1.“和同伴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这是一种(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2.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是以(  )的形式展开的。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4.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

A.练习游戏   

B.规则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建构游戏

5.通过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时间价值的功效和能力。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  )。

A.诊断功能   

B.鉴定功能   

C.监督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1.独自游戏:是指儿童用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玩具独自玩耍,很少注意或关心他人的接近或他人的游戏。 2.平行游戏:是指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类同的活动,相互交往时有发生,但主要仍是独自游戏,没有合作行为。 3.联合游戏:是指和同伴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虽然借还玩具时有发生,但每个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 4.合作游戏:是指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活动,有达到目标的方法和严格的组织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一般要到3岁以后才会产生,5~6岁得到发展,反映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日趋成熟的趋势。

2.正确答案:A    

解析:游戏活动是幼儿自由的、自主的和创造的活动。游戏活动的目的性没有教学活动强,但更满足幼儿心灵的需求,更能激发幼儿的天性,更能引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活动 可以采用全班集体、小组和个别形式,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即便是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手段。

3.正确答案:B     

解析: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正确答案:A   

解析:练习游戏,也称作感知运动游戏,主要在感知运动时期(0-2岁)出现。

5.正确答案:B     

解析: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破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调节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的功能和能力。例如,幼儿园教师发现学前儿童在语言倾听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会调整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尽可能达到适合其自身情况的发展目标。 诊断功能是指评价者运用一系列评价方法确定被评价者的优势与缺陷、矛盾与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等。 导向功能是指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和指向作用。 监督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将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检查其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被评对象与目标的实际差距,使其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督促被评价对象朝着评价目标努力。 鉴定功能是指通过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时间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小学】

1.李老师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2.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依据是(  )。

A.现代教学理论                

B.认知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C.教师的自我判断             

D.教学的实际需要

3.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5.一名学生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种现象被心理学班杜拉称为(  )。

A.观察学习   

B.主动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答案】

1.正确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本题中李老师让学生谈该做什么样的人属于讨论法。

2.正确答案:A     

解析:教学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也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是一个内在结构的整体系统,应从结构和功能关系分析、研究教学过程。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涉及到教学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正确答案:A     

解析: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

4.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5.正确答案:A    

解析:班杜拉把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中学】

1.三年级学习“求平均数”的教学中,王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这种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策略                

B.问题教学策略

C.发散、集中教学策略            

D.反思教学策略

2.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ball(球)后学习eyeball(眼球)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3.学生中常见焦虑反应是(  )。

A.考试焦虑   

B.生活焦虑   

C.择友焦虑   

D.缺钱焦虑

4.在“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中,B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这说明B处于(  )。

A.“好孩子”阶段           

B.遵守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在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与类型中,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属于(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答案】

1.正确答案:B     

解析: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策略。不少研究发现,实施这一策略的要义是提出“有效的问题”。编制有效的问题,可从下列几方面考:提出“假设”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事物加以思考;提出“比较”的问题,对资料、观点、答案就其特征或关系比较异同;提出“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提出“整合”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多种资料、观点、原理,让学生演绎出新的观点;提出“类推”的问题,由已知原理、观点推出未知的原理、观点。王老师使用了“比较”等问题教学策略

2.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如小学生在学完整数的加减乘除之后,在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中,就可以把已有经验加以重新组合来解决问题,而在后者的学习中并没有增加新的心智动作。

3.正确答案:A     

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4.正确答案:A     

解析:寻求认可定向(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5.正确答案:D    

解析: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有两类:一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二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学习兴趣小组的纪律等。这些纪律都是集体性约束和规定。

 

★【点击查看更多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

★课程推荐:

副本_副本_笔试畅学班_自定义px_2021-12-26 10_31_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