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8-12-01 10:44:31 浏览:2085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三圈环流是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下的理想模式,而   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

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问题】

(1)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

(2)冬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哪的气温低,哪的气温高?夏季呢?

【学生回答】

(1)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2)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冬季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

【教师总结】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  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快,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 P36 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

(2)从海陆分布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  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3)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1)冬季大陆形成高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  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压;夏季大陆形成低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压。

(2)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上。气压带不会

呈带状分布,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由此可以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

(3)实际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断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教师总结】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7 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形成亚速尔高压;1 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形成冰岛低压。

环节三:小结作业

思考气压中心季节变化对天气、气候有什么影响?搜集南亚季风的相关资料,列表比较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哪些不同。

【板书设计】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答辩题目解析】

1.说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  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 月,副高南移,雨带也随之南移。

(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2.说明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分布情况。

【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导入: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说出中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西北地区最突  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我们今天就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来学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环节二:新课教学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小组讨论】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分小组讨论:  

环节三:知识拓展 

读教材活动,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下利用网络等资源分析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自然原因。

【板书设计】

图片5.png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阐述什么是石质荒漠化?

【参考答案】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   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   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2.请阐述什么是次生盐渍化?

【参考答案】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   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 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图片6.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导入。

给学生播放《军港之夜》,让学生看看歌词里面有哪些问题。进而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感知

给学生展示实验: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2017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三)

2.请谈一谈对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性质的理解。

【参考答案】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   选修课程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