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8.18)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8-19 11:30:42 浏览:925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导读】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带大家直击考试重难点--2019年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

【幼儿园】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侵害学生身体健康权的不包括(  )。

A.一些老师不能按时上下课,经常拖堂

B.一些学校不能按时放学,占用课余时间给学生集体补课或训练

C.班主任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

D.学校占用学生周末时间组织大型活动

2.(单选题)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末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A.15.0   

B.16.0   

C.17.0   

D.18.0    

3.(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  ),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民事行为能力人         

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  )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父母   

B.老师   

C.照料者   

D.法定代理人          

5.(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为受教育者的幼儿,下列哪项不是其应履行的义务。(  )

A.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法律、法规

D.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休息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应保护学生的休息权。C选项中班主任利用周末时间了解个别学生情况,表明该班主任工作认真,关心学生。因此正确答案为C。

2.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末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故选D。

3.正确答案:B    

解析: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4.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5.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选项A是受教育者应当享有的权利,故选A。

 

【小学】

1.(单选题)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制定和认可             

B.协商和讨论

C.讨论和认定                

D.认定和修改      

2.(单选题)教育法具有生命力的内在依据在于(  )。

A.教育法的目的              

B.教育法的功能

C.教育法的属性              

D.教育法的特征          

3.(单选题)教育法律法规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进行教育行为还是不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律为准绳的。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

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   

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4.(单选题)《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这体现了教育的(  )。

A.平等性原则   

B.保障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终身教育原则        

5.(单选题)我国教育法的基本法源是(  )。

A.《教育法》   

B.《宪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

1.正确答案:A

解析: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法的制定是指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规的活动,是我国法律创制的主要途径;法的认可是指赋予以有的行为规范、习俗、习惯等以法律的效力。故选A。

2.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法的功能指的是教育法的属性、内容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教育法的潜在的效用。它是教育法具有生命力的内在依据。故选B。

3.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法具有四大功能:规范功能是指教育法是通过规定教育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及其实施后所承担的责任来调整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的。标准功能是指教育法律法规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进行教育行为还是不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律为准绳的。预示功能是指教育法律规范使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和在什么范围内开展教育活动。强制功能是指教育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仅靠人们的自己遵守是不够的,必须以强制力为后盾,使其得以坚决贯彻执行。故选B。

4.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汉语言文字是我国普遍通用的语言文字,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文字之一。因此在教学语言文字上的法律规定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故选C。

5.正确答案:B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是所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依据。《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层次的法律渊源,因此,宪法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法源。故选B。

 

【中学】

1.(单选题)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排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单选题)中学生王某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刘某将其赶出教室并罚王某做俯卧撑,王某体力不支,头部磕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王某对自身所受伤害应负主要过错责任

B.刘某将王某赶出教室后不应该实施体罚

C.学校可依法给刘某相应的行政处罚

D.刘某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不包括(  )。

A.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商业庆典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B.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放弃或终止了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开设和教学

C.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开除或不允许其参加升学考试

D.考试平均成绩不及格或受过学校处分的学生不能申请奖学金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侵害学生身体健康权的不包括(  )。

A.教师动手打学生       

B.罚学生劳动

C.罚学生超量运动       

D.要求成绩拔尖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5.(单选题)某中学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每个年级设置一个重点班,把成绩优秀的学生汇聚到重点班,为重点班配置全校最好的教师,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这是提高升学率的有效手段

B.正确,这是因材施教的做法

C.错误,每个年级应该设置两个重点班

D.错误,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答案:

1.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张老师的做法侮辱了考试成绩后5名同学的人格尊严。因此正确答案为B。

2.正确答案:D   

解析:教师刘某将王某赶出教室,不让他听课,侵犯了其受教育的权利,对王某进行体罚,侵犯了其人身权。因此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答案:D    

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上课,不得随意开除学生。A、B两项都是以一定的理由限制学生上课,接受应有的教育,C项随意开除学生,以不正当的理由限制学生参加升学考试。因此正确答案为D。

4.正确答案:D    

解析:身体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侵犯的权利,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唆使他人侵害学生的身体安全行为。D选项要求成绩拔尖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是因材施教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正确答案为D。

5.正确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因此正确答案为D。

 

 ★点击查看更多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 

课程推荐: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