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教育目确立的依据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9-23 11:59:35 浏览:1225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教育目的的表现形式尽管不同,但是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根据。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讲,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一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教育目的的制定应是上述两种需要的有机统。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了知识与能力的教育目确立的依据知识点如下:

教育目的的确立应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总是由统治阶级根据其阶级利益而制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目的必然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二、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需求

社会通过教育培养人,人也成为一定生产过程的物质承担者。 但教育所培养的人进入直接生产过程时,则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三、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教育活动要想达到原本的教育目的,主要应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在:

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不能超出学生发展的能力范围,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2.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身心发展程度制定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更完全的发展;

3.教育目的尤其是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也要符合教育对象不同阶段的身心需要。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该知识点多以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大家可以结合题库来练习。


★点击查看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分享】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教育目确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