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课外活动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3-12 20:59:50 浏览:1223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中学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是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为帮助考生备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根据考试大纲特整理了中学生课外活动相关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分类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1.群众性活动

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具体形式如:报告会、讲座、演讲、社团、纪念日活动、文艺主题会、晚会等。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的种类有:学科小组、科技小组(无线电、航模等),艺术小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等。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各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课外书刊,写读书心得,记日记,练习创作、书法、绘画、演奏、摄影等。

课外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分类除了根据人数和规模划分以外,还可有其他多种分类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 1.长期性活动,如科技实验、课外阅读、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社团、协会、墙报、小组活动等; 2.短期性活动,如训练班、演出队、科技制作、“科技活动月”、“宣传周”; 3.临时性活动,如报告、讲座、竞赛、展览、表演、调查、参观、劳动等。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报告、讲座、阅读、晚会、创作练习等)、室外活动(体育锻炼、校园劳动等)、校外活动(调查、访问专家、社会服务等)。根据活动机能,可分为接受性活动(报告、讲座、阅读等)

二、中学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2.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3.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4.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总之,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充分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中学教育目的,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上为中学课外活动的特点相关的知识点,为充分掌握该知识点,考生可结合考试大纲,通过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备考!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推荐阅读: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分享】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笔试通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