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想象的发展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9-08 10:00:00 浏览:937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幼儿想象的发展相关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象活动。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比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想象的过程。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幼儿有意想象的特点

(1)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2)学前儿童以再造想象为主导,创造想象有所发展。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如:孩子看到布娃娃,随手抓起布娃娃并做出喂其吃东西和哄其睡觉的动作。这实际上是模仿妈妈的动作,是离不开她生活经验的。

三、想象的内容贫乏、零碎

进入幼儿期,幼儿的想象内容较之婴儿期更为丰富,但从发展上来说,还是很贫乏。他们用以想象的形象,基本就是日常生活中和他们最接近的事物。到5、6岁时,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总体而言,幼儿的想象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

四、想象具有夸张性

1.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例如,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筝,把小孩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比如说:“我家的花开得比房子大!”等等。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原因之一就是童话的内容夸张,比如小人国的人只有小指头那么大。

(2)混淆假想与现实。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的;二是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述;三是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2.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以上为幼儿想象的发展相关知识点,该知识点根据考试大纲整理,考生可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备考。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推荐阅读: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分享】

【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分析】

笔试畅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