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试教育 | 网站地图 注册 / 登录
logo
敏试教育

13015920595

服务时间 9:00~22:00

每日一练:2020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5.4)
作者:敏试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5-04 09:40:01 浏览:815
名师答疑: QQ:钟老师 QQ:陈老师 QQ:徐老师


【导读】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带大家直击考试重难点--2020年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

【幼儿园】

1.幼儿园的“ 娃娃家” 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2.(    )左右,儿童开始简单堆叠物体

A.1.5岁  

B.3~4岁   

C.5岁   

D.5~8岁

3.游戏理论“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A.阿普利登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4.下列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对幼儿没有任何强制性

B.幼儿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C.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

D.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游戏不能取代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5.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充分的活动时间和较多的同伴交往的机会,这是贯彻(    )教学原则要注意的问题。

A.活动性   

B.直观性   

C.具体性   

D.协调性

 

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角色游戏: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结构性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 表演游戏: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的游戏。 智力游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情绪下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2.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游戏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5岁左右,儿童开始简单堆叠物体;2~3岁,先动手后思考,主题不明,成果简单。3~4岁时,儿童逐渐预设主题,成果结构相对复杂,细节相对精细。5岁以后,儿童结构游戏计划性有所增强,并可以多人分工、合作等,完成大型的建构。5~8岁时,结构游戏的比例达到了顶峰。

3.正确答案:D     

解析:“复演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霍尔 主要观点: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

4.正确答案:B     

解析:幼儿是以学习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5.正确答案:A     

解析: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小学】

1.进行学习任务分析,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    ),二是正确认识教材。

A.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课程结构

2.在教学设计的学习者分析过程中,最需要分析的因素是(    )。

A.学习者的性别                  

B.学习者的家庭背景

C.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D.学习者的体重

3.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这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我国古代教育文献《 学记》 中要求“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提出“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物演示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教学法   

D.实践探究法

 

答案

1.正确答案:A    

解析:进行学习任务分析,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二是正确认识教材。

2.正确答案:C   

解析: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对于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式有差异,这种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3.正确答案:B    

解析: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老进行思维,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从而理解知识,同时还因为直观性原则,使教学符合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尽量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

4.正确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 中“ 学不躐等” “ 不陵节而施” ,提出“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 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进一步提出“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

5.正确答案:B     

解析: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物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实践探索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本题中量日常用品体积属于实习作业法。

 

【中学】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关于气质,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B.气质具有稳定性

C.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

D.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学生的气质

3.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心理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学生  

D.行为异常学生

 

答案

1.正确答案:B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渲染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渲染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2.正确答案:D     

解析: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应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每一种气质都存在向某些积极或消极性格品质发展的可能,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应刻意地改变学生的气质,而是要注意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而克服消极品质

3.正确答案:A  

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4.正确答案:A   

解析: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体不适感。 焦虑症的具体表现是:一是平时学习焦虑:心烦意乱、注意力差、注意苦难、焦躁不安、烦躁等;二是在考试前的焦虑,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担忧等。三是考试时的焦虑:不能集中注意,多余动作出现、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四是考试后的焦虑:担心、做梦梦见考试、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5.正确答案:B    

解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正常学生。



敏试教师网

扫码关注敏试教师网公众号

回复“备考大礼包”即可获取笔试备考资料


★点击查看更多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

课程推荐: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推荐考前急救班